您的位置 首页 作文网

词义引申的三种方式 喜玛_买号平台

从词的义项多少来给词分类:单义词和多义词。只包含一个义项的词称为单义词,如“勖”(x )这个词就只有“勉励”一项意义。《诗经邶风燕燕》:“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包含有几个互相关联的义项的词叫多义词。 古汉语词汇中,单义词少,多义词很多。单义 词的词义比较容易掌握,多义词的义项比较复杂一 1、词的本义: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齐军万驽齐发”(《史记孙吴列传》), 这两个句子中的“发”就是用的本义。至于“发”的其 他意义,如“发生”“发展”“发动”“发现”“打发” 等,便都是从“射发”这个意义派生发展出来的。 引:《说文》:“开弓也”,本义是拉开弓。上边所例句中的“引而不发”的“引”,就用引的本义,其它意义如 “延长、引申、引导、引退”等,都是从“开弓”这个意 义派生出来的。 词的本义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是词的原始义。 语言的历史要比文字悠久得多,那些早在汉字产生 以前就已出现的汉语词,它们当初的意义是什么, 由于没有文献可考,我们无从得知。我们所讨论的, 只能是文献语言范围内的词义引申。因此,我们所 讲的本义指的是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 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词的本义也不一定 是常用义,同现代汉语所说的基本义有区别,特别 是那些以假借方式造成的词更是如此。 文字的“字”和名字的“字”都是它的引申义。文字的意义早已成了“字”的常用意义,“生孩子”这 个意义已经消亡。 本义是络腮胡子。《说文》:“颊毛也”。被借用作虚词后,本义湮没了, 连词用法成了它的常见用法。 2、探求本义的途径 (1)必须依据字形分析 前面我们讲古代汉语词汇的时候讲过,古代汉语 单音词占优势,一个汉字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一个词。 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时义寄于形,形体结构同意义 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该字的早期形体,为探求词 的本义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历来的文字学 家都把分析字形作为探求词的本义最常用、最基本的 方法。 “江水又东,迳巫峡。”古指河流,本义。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古指树根,本义。 甲文字形为。小篆字形为 《说文》:“及,逮也,从又从人。”古文表示一只手抓着了前边那个人的后身。 “望尘莫及。” 追赶上,本义。 “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可以 确定谴责为其本义,其余的则是引申义。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如: 等字,只有依据古文形体,才能准确地把握本义,否则容易产生混淆。

许慎的《说文解字》从字形来探求本义,它 是我国这方面一部最早又最系统的著作。虽然,所 分析的字义,并不都是本义,还有些字分析错了, 但至今对我们分析和了解词的本义仍然有很大的作 (2)在古代文献中寻求佐证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词、脱 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在探求词的本义时还必须 依据古文献,脱离了文献,探求出的意义不一定是 准确的。不能无中生有,不能前后倒置。 《说文》作“獘”,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斃”,从死,敝声。 先秦古书里的“斃”多表示“仆倒”义。如: 《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斃。” 从心,贲声。“烦闷”义和“愤怒”义都与义符“心”有关。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来看,烦闷义出现的时代较早,因 此可以确定它的本义应该是烦闷。 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鄙”的本义的探求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鄙”的意思是质朴,厚道。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的意思是浅陋,庸俗。 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鄙”的意思是贪吝。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鄙”的意思是鄙夷,看不 来。

因此,可以确定“鄙”的本义是边邑。二、词的引申义 (一)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引申义和本义密切相关,本义是引申义的根据,引申义是 本义的发展,本义只有一个,而引申义可以有一个、几个、 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这些意义都是跟本义有着意义上的联 系,一词多义的现象就是由此产生的。 离本义近的叫近引申词义引申的三种方式,也叫直接引申。 离本义远的叫远引申,也叫间接引申。 朝: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 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 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宣公二年》) 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 ,本义为早上,古代早上儿女省视父母、臣下晋见君王,引申为上朝、朝见,君主接见 臣子的地方为朝廷、朝堂,有朝廷引申为朝代。这 几个意义相互关联,可用下图表示: 朝:早上 上朝、朝见 朝廷、朝堂 本义直接引申义 间接引申义 《说文》:“视也。”本义是视、察看,动词。引申为专指看望父母、尊长。如: (古代皇帝每天早上晚上都要到父母房里问候服侍双亲,这就叫晨昏定省)。 “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往省之”(《三国 志周瑜传》)。 同时引申为检查、反省。如: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退而省其私”(《论语为政》)。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很明显。 关《说文》:“以木横持门户也”。本义是门闩 (名词)和闩门(动词)。门上了闩就能控制出入, 从而引申出“关卡、要塞”义;从“关卡”的意义又 可以引申为“关键、枢纽”义。门闩能把门与门或与 墙连在一块,从而可引申出“关连、省及”义。我们 在使用“关”这个词时,总不会每次都使用它的全部 意义,而它却可以具有多种意义。 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 的引申义。 本义是道路词义引申的三种方式,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 (二)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某种相似之处, 可以类比,因以为引申。 “斗”本义为酌酒器,由于形貌性状相似而引申 为斗星。如《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 酒浆。” “关”,本指门闩,由于功能作用相似而引申为 关卡。如《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出关,关法鸡 鸣而出客。” “奋”,本指鸟奋飞,由于方式情态相似而引申 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所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可以以此代彼。 “齿”本指门牙或牙齿,牙齿的生长情况标志着幼少壮老, 由此引申为年龄。

“年”本义为稻谷成熟,有收成。收获标志着农业生产的一 个周期,古代每年只收获一次或一季,由此“年”引申为时间 单位。 “宗”由祖庙引申为祖宗, “官”由官府、行政机关引申为官职、官长。 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 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 “虚”本义为大丘,大了就空旷了,因此引 申为空虚的意思。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陡而高则易倾倒, 因此引申为不稳定,再引申为危急、危险。 动静关系:节:竹节 节制、约束 会:相聚 时空关系:间:缝隙 间隔 礼俗关系:昏:黄昏 结婚 朝:早晨 朝见、朝拜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途径) 1、连锁式引申: 要:金文作 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要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求得 (白居易《红线毯》)需要 “要”的意义可以描述如下: 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 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前进) 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 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腰中间拦截要挟求得需要 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堵塞、 防止水患 公三十一年》)禁止、防备、防止 义礼义防民。

(盐铁论本议) 约束 君子行有防表。 规范、标准 “防”的意义线索可以作如下分析 堤坝(堵水所用的建筑) 堵水、防止水患(堤坝的作用是堵水) 禁止、防备、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 约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规范、标准(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范) 堤坝堵水、防水禁止、防备、防止 约束规范、标准 以上两例和“朝”的词义引申脉络一样,由本义过渡到 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 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 再如”功”:本义是工作、事情,如《诗经七月》“上入执宫功”;从工作的结果引申出成绩和功效义,如 《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而功必信之”; 从成绩大小、成效高低引申出成就、功业、事业,如 《孟子公孙丑上》“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平”;再 由此引申出功劳,功勋,如《史记项羽本纪》“劳苦 而功如此”。功的这些引申义是一个接一个引申出来 竹节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周易说卦》) 风断蒲草节,霜埋翠竹根。(杜甫《建都十二郎》)木节、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关节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季节、节气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

(蒲松龄《促织》)节奏、节拍 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 气节、节操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 礼节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节约 (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汉书苏建 旌节、节杖“节”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下: 木节、草节(用于草木) 关节(用于动物) 季节、节气(用于时日) 竹节 节奏、节拍(用于音乐) 气节、节操(用于道德) 礼节(用于社会) 节约(用于用度) 旌节、节杖(用于外交) “节”的引申是根据“竹节”的特点而来的,可以表示为: 连接(引申为事物的连接处): 分段(引申为事物的分段处):制约(引申为约束等意思): 问候、慰问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战国策燕策) 淑问如皋陶。(《诗经鲁颂泮水》) 审问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责问、追究 既而羁寄京师,久无家问。(晋书陆机传) 音讯 恣所为不问。(柳宗元《童区寄传》) 过问、干预 “问”的引申脉络可图示如下: 问候、慰问 审问 询问 责问、追究 音讯 过问、干预 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价钱低 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韩非子有度》地位低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齐策》)轻视 老臣贱息舒祺,年少,不肖。(《战国策赵策》)自谦词 “贱”的引申线索如下: 地位低下、卑贱 价钱低 轻视、认为卑贱 自谦词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所有的引申义之间是并列 的关系,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而来的直接引申义, 就象是以本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来的一样,这 种情况叫作辐射式(或放射式)引申。 本义是早晨,古时君臣在早晨会见,从而引申出朝见义;朝见时君臣彼此朝向对方,从而引申出朝向义;朝见的地方叫 朝廷,又是朝的一个引申义。朝见时,群臣必须下拜。又从 朝廷引申出王朝义,由王朝引申出朝代义。 “朝”的引申脉络可图示如下: 早晨朝见朝廷王朝朝代 朝向朝拜 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或混合式引申,在词义引申中是 很常见的。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言语真实 与朋友交,能不信乎?(《论语学而》)诚信 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相信 舜其信仁乎?(《韩非子难一》)的确 用为符信,上书自陈。(《史记外戚世家》)信物 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 信使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音信 (元稹《书乐天纸》)书信“信”的义项可以分析如下: 言语真实:言语+真实; 诚信:对人的态度+真实; 相信:确认+某种情况+真实; 的确:某种状态+真实; 信物:用来证明情况真实+物品; 信使:携带信物传递消息或命令+人; 音信:信使所传递的+消息; 书信:传递消息的+文字材料。

言语真实相信 信物信使 音信 书信 从“信”的引申线索可以看出,第二、三、四、五 几个义项都是直接引申义,由本义到这几个义项的 关系是辐射式的;第五、六、七、八等几个义项则 是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式引申。整个引申脉络综合了 辐射式和连锁式两种,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 (也叫复合式引申)。 (《诗经大雅生民》)抱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xing)楫也。 (《商君书弱民》)担子 (《孟子梁惠王下》)责任、任务秦任商君国以富强。(《盐铁论非鞅》)任用 (白居易《题山石榴花》)任凭 众怒难任。 (《左传僖公十五年》)承担、担当 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 (《后汉书章帝纪》)担保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任“任”的引申线索可图示如下: 担子责任、任务 任用 任凭 承担、担当 担保 信任 从“任”的引申线索可以看出,第二、第六两 项意义均为直接引申义,后面的义项又分别以这两 个义项作为依据辗转再引申,整个引申脉络也体现 为综合式的引申。 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从本 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或概念特点来看,词 义引申的基本规律是: 从个别到一般 雄、雌:本义指雄鸟和雌鸟,专指鸟类而言。

《说文》: 江、河:本来专指长江、黄河,后来引申泛指河流。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都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引 从具体到抽象道:本义指道路,例: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小 雅大东》)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径、方法, 例:交邻国,有道乎?(《孟子梁惠王上》) 再引申为 抽象的规律道理,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庄子养生主》) 理:本义是治玉,引申为治理其他事物,从治理的结果可以 引申出“条理”义。治理是一种有目的、经过考虑的活动, 从而引申出“事理、道理、情理”等意义。 “术”、“道”均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引 以:本义为任用、使用,是动词。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后虚化为介词,意思为凭、用等。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左传昭公三年)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一个字来表示的,读音也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 了读音。 说(shu)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说服,改读 (shu) 语(yǔ)由言语、说话引申为告诉,改读(y), 有的后来还为引申义另外造了新字。 解(ji)由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懈怠,改读 弟(d)由弟弟引申为尊敬、顺从兄长,改读(t),后来造了“悌”字。

三、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 研究词义引申可以揭示词义的系统性,掌握词 义引申的规律,收到以简驭繁、事半功倍的作用。 有助于我们举一反三,通过类比互证,成组成串地 掌握相关词的多种意义。 本义为备办饭食,引申为饭食;由备办饭食引申为泛 指准备、备办;准备的目的或结果是齐备,因而又引申为齐 备义;再由齐备义虚化为副词,表示全部、都。 备办饭食饭食 准备、备办齐备全部、都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史记项羽本纪这样弄清了词义引申的来龙去脉,了解其所以然,就能 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词的有关意义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ooktm.com.cn/zuowen/77544.html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