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作文网

绝句 江碧鸟逾白诗意 666卡盟_刷会员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

作者简介

谭红阳,湖南茶陵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各级报刊与文艺公众号平台。

怎样写绝句

一、了解绝句概念

什么是绝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绝句的分类

绝句分为古绝和律绝两种。

1、古绝

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如《回眸》:秋泉映醴水,回雪漾清波。多情莫相顾,岁月已成歌。

在律绝盛行以后,古绝句仍然被沿用发展下来。古绝句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所以,七言八句不是很常见。现代人写古绝句的少之又少,故古绝略去不讲。

2、律绝

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讲究平仄的严谨规范。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押韵和“起承转合”。即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平仄:两两交替。

粘对:四句中1、2句三四句要“对”,2、3句要粘。

押韵:押平声韵。

起承转合:首句起,次句承,三句转,四句合。

按照每句的字数,绝句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五、七言绝句居多,六言绝句很少。

二、掌握基本格式

五绝

1、有四种格式(后两种由大家添上)

(1)平起式 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式 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平起式 首句押韵

(4)仄起式 首句押韵

2、举例:

(1)平起式 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山中 王勃

(2)仄起式 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3、附注:

五绝中除了“平平仄仄平”没有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字可平可仄。凡是句末是“平”的字要押韵。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

4、怎样掌握五绝(七绝)四种格式?

要融会贯通,不要死记硬背。记住七个方面:(律诗同样)

①平仄安排两两交错进行。②防止“三平尾”、“三仄尾”。③可以“三平头”、“三仄头”。④防止“孤平”、“孤仄”。⑤首句第二字,决定格式。⑥首句尾字决定是否押韵。⑦四句中1、2句3、4句要“对”,2、3句要粘。

①平仄安排两两交错进行。

诗句中的音节,以两个字或一个字为一顿,语言学称为音步。七言诗句有三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五言诗句有两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每个双音步的第二个音和单音步是每个音节的节奏点,一般称为节拍或拍子。因此,五言诗句有三个节拍,七言诗句有四个节拍。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绝句 江碧鸟逾白诗意_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的诗意_绝句的诗意江碧鸟逾白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②防止“三平尾”、“三仄尾”。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独在异乡作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长江悲已滞,万里思将归。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念)

③可以“三平头”、“三仄头”。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塞下曲卢纶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④防止“孤平”、“孤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九秋晚,山中黄叶飞。

由于“高”换成“九”,故“秋”成“孤平”;“黄”是平声,应该要仄声,这里作者犯了“孤仄”。

⑤首句第二字,决定格式。例如:

首句第二字是“仄”声,形成“仄仄”,以下的安排不外乎两种,即:

1、仄仄平平仄 (仄起尾字不押韵)2、仄仄仄平平 (仄起尾字押韵)

首句第二字是“平”声,形成“平平”,以下的安排不外乎两种,即:

1、平平平仄仄 (平起尾字不押韵)2、平平仄仄平 (平起尾字押韵)

⑥首句尾字决定是否押韵。例如:

仄仄平平仄 是“仄起不押韵式”,仄仄仄平平 是“仄起押韵式”

⑦四句中1、2句3、4句要“对”,2、3句要粘。

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句中凡属节拍(不包括句末一字)用的平仄声字,两句要互相对立,不能相同;(对)

第二句和第三句之间,句中节拍的平仄声字(不包括句末一字)两句要相同。(粘)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5、关于对仗问题。

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6、课堂练习

标出下列五绝诗的平仄,可平可仄处将字画圈。

1、高歌君作陪,舞剑响春雷。谁惹北风急,疑为小倩来。

2、何事又乡愁,琼花落满舟。佳期如蝶梦,盼得泪双流。

七绝

1、有四种格式。(后两种由大家添上)

(1)平起式 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仄起式 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平起式 首句押韵

(4)仄起式 首句押韵

2、举例

(1)平起式 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忆江柳》

(2)平起式 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王昌龄

3、怎样掌握七绝四种格式?

七绝实际上是在五绝基础上每句加两个字。七绝每句第一字可平可仄。具体要求见五绝。

4、课堂练习

标出下列七绝诗的平仄,可平可仄处将字画圈。

①银河万丈渡无涯,幻境空灵生彩霞。世上何人来对句,桂香携手浣溪沙。

②五岳吟诗邀皓月,清风自古喜寒家。酒中得道何人及,独舞花丛到海涯。

5、绝句的“起承转合”

古人论诗的章法,多主起、承、转、合。起是发端。承是承接。转是转换。合是结束。一章之内,起结转换皆应随意而发展,不可离题过远以致脱节。通常,起承在一二句,转在第三句,是绝句最为着力之处,结通常要有独特的意义。

胡震亨《唐音癸签》中说“绝句之法……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于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推舟矣”。“绝句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次之。”

三、明确句间关系

绝句的“起承转合”

古人论诗的章法,多主起、承、转、合。起是发端。承是承接。转是转换。合是结束。一章之内,起结转换皆应随意而发展,不可离题过远以致脱节。通常,起承在一二句,转在第三句,是绝句最为着力之处,结通常要有独特的意义。

(1)起:

绝句的第一联,一般都是写实、写景、叙事、议论等。那么就首句起,以首句点题为正起。有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起者或引事起绝句 江碧鸟逾白诗意,或就题起,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最理想的起句要响亮、突兀、高绝,可是于绝句而言,一般情况下难以办到。

绝句求其自然即可。还是以“平直叙起为佳”,一般认为,应以适宜表现主题和便于组织成篇为准,不可偏执。

①点题: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第一句点题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

《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中用“故人”点题中的“孟浩然”,“西辞”点“送”,“下扬州”点“至广陵”。

点题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点题的如:孟郊《洛阳晚望》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只见嵩山雪。

第三句点题的如: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此诗起手突兀,用的是逆入法)

第四句点题的如:刘长卿《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还。

②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③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shao雍《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④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苏颋tǐng《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⑤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杨万里《伤春》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2)承

第二句承,承什么呢?是为首句做补充,或者再发展推进一点。多为承接上句,以“从容承之为是。”因绝句的内容大都是即景抒情或即事发感,故起承二句多为写景或叙事。如王昌龄之《闺怨》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叙事:叙事一般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写景: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起句写下,承句写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起句写近,承句写远。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起句写先,承句写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起句写地,承句写天。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起句交待了人物“故人”、地点“黄鹤楼”、承句接着交待了时间“三月”、事情“下扬州”。

(3)转

第三句的转,可谓是全诗最着力的地方,唯有转得好,才能翻出新意来,绝句的神韵才能绽放出来。杨载云:“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述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于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为顺流之舟矣。”

事实上,好的绝句的确如此。转就承笔之意转入正题之意。一般是从前一境界的写景或叙事入后一境界的抒情、议论或推理。若全篇平铺直叙,必然呆滞刻板,缺乏生之气。

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由叙事转议论。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写景转推理。”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由写景转抒情。(下同)

刘长卿《听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绝句转的手法:

① 顺接顺转:

如毛奇龄的《览镜词》:“渐觉铅华尽,谁怜憔悴新。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

② 顺接反转:

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③由景转情: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④ 由情转景:

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4)合

绝句的合,就是指结句,是画龙点睛之笔。结尾的方法多种多样,从风格上可分成两种

①回归题意,直截了当地点出要说的:如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绝句 江碧鸟逾白诗意,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②言之不尽,余味不绝: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孤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

我们讲第四句合,就是要阐发第三句的意思,收住全篇。从章法上讲,第三句为主。从内容上讲,第四句为主。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意、理,一般都在此道出。所以此句最当用力,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为上。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在第四句表达出自己为政清廉,如冰清玉洁一般的自豪感。

起承转合是作诗的常格。也可打破常格,出奇制胜。这当由诗人根据内容需要而作选择。

写作绝句无外“起、承、转、合(结)”,此种种皆有章法,然法之亦很宽泛。也就是说,我们写诗应法于古人,但又不必完全囿于所谓的章法,要让其章法为我所用。我们师古、法古,但绝不泥古、病古。

四、熟悉作诗步骤(正格)

1、触发灵感(诗意萌动)

2、选择格式(初学宜选绝句)

3、定好韵脚(一般用《平水韵》选韵字多的韵)

4、遣词造句(在线组词、查近义词反义词、查今平古仄字)

5、初稿形成

6、严谨推敲

7、上网检测(多用《诗词格律在线检测》)

8、存档待发

练习:

1、以“春、邻、身”三字为韵,试写一首七绝诗,题为《寒松》,要求一、二、四句押韵。

2、押“上平一东”韵,试写一首五绝或七绝,题为《咏梅》。

上平一东:东同童僮铜桐峒筒瞳中[中间]衷忠盅虫冲终忡崇嵩[崧]菘戎绒弓躬宫穹融雄熊穷冯风枫疯丰充隆窿空公功工攻蒙濛朦瞢笼胧栊咙聋珑砻泷蓬篷洪荭红虹鸿丛翁嗡匆葱聪骢通棕烘崆

2023年全国首届乡土诗人

擂台赛公告

为了繁荣诗歌创作,丰富《乡土文学》期刊稿源,特主办“乡土诗人”全国征文擂台赛。现将在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参赛人员全体乡土文学社会员,全国各地诗人和诗歌写作爱好者。

二、作品征集

1、时间2023年1月2日至8月30日

2、题材不限,内容为原创作品,在自己公众号发表的先删除,本平台发表后,再重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ooktm.com.cn/zuowen/80890.html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