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作文网

诸葛亮的生平简介典故 易惠卡盟_夕阳卡盟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壮志难酬。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对他有许许多多的评价。

在三国演义里更是神一般得存在。毕竟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并且三国演义有强烈的抑曹尊刘的政治倾向,并不奇怪。

在后世的诗词歌赋戏曲杂剧民间传说中诸葛亮无不以正面形象出现,诸葛亮也都是智慧和正义的化身。

但在正史中《三国志》诸葛亮的形象并不比同时代的曹操司马懿孙权等枭雄高大,而且略逊一筹。完全没有民间传说中那样光彩夺目。这是为什么呢?

位于汉中定军山下的武侯墓 至今仍香火不绝,祭拜的人络绎不绝,墓园经历代保护修缮 ,保存完好。苍松翠柏,气势恢宏。与之相反的是曹操墓则被毁损严重,经考古确认,曾经被人为破坏,尸骨无存。早已被人们遗忘。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些个中原因史书中都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想要读懂其中道理,还要从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多角度来仔细分析。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是厚重的,是血泪写成的,是值得尊重的。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蜀汉国和吴国只能算是割据政权,毕竟是曹魏的后继者晋完成统一大业。但是以上这些史书都是以国力强弱来确认谁是正统,以成败论英雄。而忽略了这三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就政治制度而言,反而是蜀汉继承了汉初整套的典章制度。

诸葛亮治理蜀汉,厉行法治赏罚严明,在选用人才方面沿用汉初采用的察举制,任人唯贤,并不看重出身。选拔了不少人才。有人评价诸葛亮治蜀法律过于严苛,严刑峻法不近人情。但诸葛亮回答道:刘璋暗弱,从刘焉以来就法令不明,刑罚不严。蜀土人士(指豪强官僚),专横跋扈,为所欲为,君臣上下关系被破坏。宠爱他们,给以高位,官位高了,他们反而不觉得可贵;顺从他们,给以恩惠,恩惠到顶,他们反而轻慢无礼。所以造成一些弊病。现在我们推行严明的法令,人们才会知道什么是恩德;限制爵位的赏赐,人们才会感到爵位的尊荣。恩德和尊荣相辅而行,赏罚并用,上下才有秩序。法治的成效,便明显地体现出来了。”可见诸葛亮是采取汉帝国自武帝一直以来的抑制豪强政策,以加强国家权力。并不是针对普通百姓。相反诸葛亮对百姓的政策是“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修缮都江堰,开凿渠道。鼓励农民种植桑树养蚕,发展经济。

刘备夺得益州,进入成都,准备用成都的房产田地封赏诸将。被赵云劝谏道: “ 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刘备听从了赵云的建议。 另外刘备在荆州逃亡时据三国志的描述:“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此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在哪个时代能有这种人本思想而且身体力行,真的是难能可贵。要知道在和他同时代的军阀,大部分都是和吕布一样都是不事生产只知道掠夺杀伐,不知道仁义道德为何物的豺狼。

从以上事例不难看出,蜀汉刘备政治集团的政治理念和策略。这就是诸葛亮为什么追随刘备而不去投奔曹操的原因。因为他们有相同的政治理想,建立一个像大汉一样的强盛兴旺的时代,而曹操的政治理念和策略与诸葛亮相差太大。为了这个理想诸葛亮定与刘备定策隆中,联吴抗曹。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励精图治 ,积蓄力量,准备北伐,一统中原。 在三国后期,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政,蜀汉一直都坚持这种政策。

曹操本人出身宦官家庭,本身就是世家豪强,依靠世家豪强的支持借镇压黄巾军起兵 ,个性中有雄才大略一面,但同时也凶残狡诈。在统一战争中屠城杀降的事没少干。曾一次屠杀袁绍降卒七万多人。他的诗篇中描写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景象,那应该也有他自己的一份功劳。

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后,颁布了《置屯田令》 ,他统一北方一是依靠曹氏夏侯氏世家和地主豪强家族集团支持 二是屯田制。利用地主豪强的影响和财力招募军队,再招募流民屯田,军队屯田,发展生产供养军队发展经济。但在其背后的是残酷的压榨。《晋书・傅玄传》记载“兵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种田所得百分之六十要上交。但是这种方法在当时混乱不堪的状况下得到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民的拥护,纷纷前来投奔,地方豪强势力也慕名而来归附。这些政策立竿见影,见效很快。很快便仓禀充实兵强马壮,使曹操在众多军阀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曹魏政权的后期,地主豪强势力进一步发展壮大,屯田变成地主豪强的私田,屯田制也名存实亡。

东汉后期,世家大族们掌握朝政,致使朝政混乱。黄巾军起义之后,这些世家大族又通过镇压黄巾军起义掌握了军队,摇身一变成为了军阀。董卓,袁绍,袁术你方唱罢我登场,搞得国家混乱不堪民不聊生。曹操本来就是宦官家庭出身的军阀,前期采取抑制豪强的政策,但是又不得不依靠这些豪强治理国家。曹魏政权就是依靠这些世家大族统治国家,他手下如夏侯渊曹洪曹仁曹休都是家财万贯的豪族。曹操的部将李典的宗族部曲就有3000多家。同时地方的官员也都一样 ,都是世家大族 。在军制上,这些地方都督都有军权有各自的军队,叫做外军。区别于曹操亲自率领的中军。这种军权下放到地方的做法极其危险,特别是地方都督有财权政权军权。曹操在世时尚可以压制各路诸侯,但是当曹操去世后这种制度的弊端便显示出来。曹操在世时就叛乱不断,曹丕篡汉后,曹魏政治野心暴露无遗 ,叛乱更是频繁发生 。司马氏当政更是发生了淮南三叛,连司马师都死于平叛。连司马炎的亲信钟会在灭蜀后都发动叛乱,魏晋统治者一脉相承都把阴谋诡计残暴不仁当做夺取政权的手段,行霸道而非王道,仁义道德抛之脑后,连年阴谋政变不断,国家权威丧失。曹魏皇帝被权臣玩弄于掌股指上,名存实亡。晋朝建立后司马炎统一天下后,司马家族的子孙们更是继承了善于搞阴谋诡计的特长,经过八王之乱,连续多年自相残杀,国力消耗于连年战火之中,直至国破家亡。直接导致五胡乱华,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前后四百多年 ,局面越来越混乱,中国历史进入最黑暗的时代,华夏民族面临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时刻。司马家族也被异族杀得子孙无遗类。后来南朝的东晋灭亡时,刘裕也对东晋皇室大开杀戒,直接灭族。说来也奇怪无论汉人胡人对司马家族的态度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一个不留通通杀光。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魏晋的统治者和整个统治阶级失去了政治理想,腐败堕落,追求享乐,思想颓废。这些世家豪族互相争权夺利,为了夺取政权大搞阴谋诡计自相残杀,互相征伐。夺取政权后就醉生梦死腐化堕落。然后被下一个阴谋家干掉。没人关心国计民生国家稳定发展,对下层人民则疯狂掠夺,致使民生凋敝。而仕族们却奢靡无度,石崇王恺斗富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社会财富都集中在仕族豪强手里,然后被浪费消耗掉了。曹魏时期屯田税赋高达百分之六十,但晋朝人却很羡慕曹魏时期。可见晋人税赋有多重,这些仕族豪强简直就是一伙食人的豺狼。。这也为西晋灭亡埋下祸根。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称其为贼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见都是为了富国强兵统一天下 ,曹魏和蜀汉刘备诸葛亮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 ,曹魏为了快速崛起诸葛亮的生平简介典故,采取激进手段。依靠豪强,加大税赋,残酷压榨。魏国百姓既要应付国家税赋徭役,又要面对地主豪强的巧取豪夺,生活艰难可想而知。蜀汉刘备诸葛亮采取打压豪强的策略,延续汉朝轻薄徭役,与民生息的政策。这更加深入人心。

人心向背反应到民间传说中,文人墨客的诗词作品中,诸葛亮的形象自然高大起来了。这里面反映出来是人心背向,是人民对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诸葛亮就成了他们的心灵寄托。

诸葛亮熟读经史,对曹魏后期依靠世家豪强治国方法的危险性肯定很明白,所以在治理蜀汉时采取了抑制豪强的做法。所以蜀汉几十年的历史中没有出现大的动乱和政权更迭,诸葛亮死后,刘禅虽然昏庸但也没有被权臣干掉。这些全都是诸葛亮的政治遗产。 在选用人才方面曹操司马懿与诸葛亮也截然不同,曹操和司马懿都是为了发展自己的私人集团以窃取政权,网罗的都是世家豪强和阴险毒辣的亡命之徒。司马师的门客成济连皇帝都敢杀。对敌对的政治势力极其血腥残忍,动辄灭人三族。

有些史书诟病诸葛亮事必躬亲,过于谨慎 ,但是遇事谨慎是有道理的,正是因为谨慎和没有私心野心他生前选用的官吏中没有像司马懿那样的地主豪强和野心家。选用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贞亮死节之臣。诸葛亮 在前出事表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托臣以大事”,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感情深厚,对于刘备临终所托,诸葛亮可以说是如履薄冰,必须小心谨慎,当时在外是天下三分 ,曹魏国土面积经济军事实力远胜蜀汉 。在内是益州疲敝。可想而知,蜀汉以弱敌强,在军事经济上肯定是捉襟见肘 ,内部本土地主豪强和蜀汉外来的政权又矛盾重重。如此压力之下他不小心谨慎事必躬亲是不可能的。但是时势造英雄,汉末毕竟不是秦末,秦灭之后汉高祖从汉中起兵讨伐项羽成就大业。汉末刘备虽占据汉中,但当时形势和秦末完全不同,东汉末年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原因仕族地主豪强势力得以发展,百姓为了生存大多依附于他们,曹魏政权所代表的仕族阶级已站得先机,以经很稳固了,而且占据中原经济发达地区。诸葛亮也认为不可图之 ,只能占据荆益二州,等待机会。待天下有变再挥师北伐。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史前进的脚步总是曲折迂回的,刘备诸葛亮所处时代正是曾经辉煌的两汉灭亡后的文明衰退时期。蜀汉是伟大汉朝遗留下来的最后一抹余晖。

从强汉灰烬上建立的西晋政权虽然灭蜀亡吴,最终统一天下,本来统一之后局面大好,本应励精图治,恢复生产 ,体恤百姓,以稳固政权。但是新统一的西晋并不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朝代。一开始就老气横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出道即巅峰。司马炎本人志得意满,追求享乐。并不关心国计民生,然后在立太子和分封宗室的问题上屡出昏招。对于进入中原地区慢慢强大起来的胡人更是浑然不知,没有采取过措施加以限制防范。他自己一死,这些问题便暴露出来,继位皇帝是个白痴,皇后凶悍,权臣觊觎大位,诸侯环伺左右。一开始便是死局。这和历代的大一统朝代在刚建立时的焕然一新完全不同。从此华夏的历史堕入黑暗之中,越来越混乱中华民族几乎到了灭族的边缘。自公元316年西晋亡于匈奴后赵,到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汉民族在黑暗中整整摸索将近三百年,期间五胡入侵中原豺狼肆虐,北方汉族几乎被残杀殆尽。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汉民族是坚韧顽强的,浴火重生。反而变得更加强大,公元581年,隋文帝统一天下,一个崭新的时代才到来。从此中国历史再也没有经历长时间的分裂,最多不过几十年。经历了炼狱一般的分裂混乱,才更懂得和平统一的珍贵,历史也是有记忆的 ,可见国家统一更加深入人心。

蜀汉李严曾写信劝进诸葛亮称王加九锡。诸葛亮回信道“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一些历史发明家根据此事推断,诸葛亮也有篡逆之心,只是统一大业未完成时机未到。这种奇谈怪论层出不穷。也不知他们是何居心,总是抹黑我们历史上的正面形象 ,给反面形象翻案。

但是谁都能看到,诸葛亮虽然位高权重但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发展过自己的私人势力,家族势力。没有把丞相的职位像司马懿那样传给儿子,在朝廷要害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家臣,把持朝政架空皇帝。也没有贪污受贿损公肥私积蓄财产 。他的爵位是武乡侯,封地的收入肯定不少,但是到他去世时家产仅仅是桑树八百株 ,田地十五顷。有钱才能像司马家族那样在朝廷上下遍植党羽,阴养死士。没有家族势力没有财力怎样去谋朝篡位?可见他根本为此准备过,也没尝试过。他能掌控朝政是因为他的个人威信和才能,是阳谋,不是阴谋。他并不擅长阴谋诡计,北伐也是为了实现他和刘备的政治理想诸葛亮的生平简介典故,是出于公心。

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政变成功,除了历年在前线与诸葛亮作战积累的威信以外,最大的因素就是司马家族的经济实力,司马懿“食邑五万户”,司马氏是当时世家大族,司马懿父子兄弟世代为官,说他富可敌国可能有点夸张 ,但是肯定是家财万贯。是正是因为有钱,司马师才能阴养死士三千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给钱才有人替你卖命。司马懿的从官 部曲 家奴 更多。正是有这样的实力司马懿才能政变成功。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并没有军权,最先动用力量正是他家豢养的私兵死士。到司马昭时取代曹魏已成定局,到了天下人尽知的程度。从而也为汉语词汇贡献了一句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家族这种行为,给世人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先例。司马炎的心腹钟会邓艾等人也是有样学样,平蜀后邓艾志得意满,不请示司马炎便发号施令,谋反只是时间问题。钟会干掉邓艾后也立即准备自立。如此一来司马炎对任何人都不敢信任 ,统一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分封宗室,分封司马家族为诸侯王,分别镇守各地。谁知基因的力量太强大了,这些诸侯王个个都是司马懿的翻版。司马炎死后阴谋从朝廷和后宫开始,很快便失去控制,诸侯王纷纷参加,祸起萧墙 ,变生肘腋,内战开始。最后一起完蛋。这种结果是司马家族的出身决定的,世家大族子弟从小到大都是高高在上,不可能了解民生多艰,锦衣玉食的生活也无法磨炼他们的意志。他们经常接触的就是在朝堂上勾心斗角政权夺利。搞阴谋诡计是他们的强项,却没有政治家的胸襟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家国情怀,缺少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国家政权到了这种人手里其结果可想而知。

诸葛亮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为了躲避战乱,辗转流亡到南阳,亲自耕地,住的是茅草房,生活艰难,深知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长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也让他了解到底层百姓生活艰辛。他处于那样一个战乱时代,苟全性命于乱世,深知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因此他一生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虽然他的努力最终还是付之东流功亏一篑,但是历史却记住了他。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宝鸡境内),六年春,刘禅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勉县,同时规定:立庙之后“凡亲属、臣吏、百姓等赐祭、供奉”诸葛亮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祭,以崇正礼”,从此以后,扫墓、祭祀、凭吊武侯的节礼“始从之”。虽然后来历经改朝换代,但是晴明庙会祭奠诸葛亮的传统却继承了下来。

历朝历代都对武侯墓加以保护修缮,时至今日仍然保存完好,苍松翠柏,有历代文人颂扬他碑刻题记,可见他在后入心中的地位。不是一些历史发明家就可以任意抹黑和颠覆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ooktm.com.cn/zuowen/79569.html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