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作文网

大禹陵诗词 991卡盟_qq号批发1元一个

© | 大禹像 李琼/摄

绍兴文脉昌盛,源起于大禹和会稽山。巍巍稽山、泱泱鉴水、春和景明、花团锦簇,会稽山上,禹陵、禹祠、禹庙、禹穴等禹迹向人们诉说着英雄大禹的佳话。

禹迹,即为大禹当年治水、计功、建朝时留下的旧迹,另外但凡跟大禹有关的祭祀、遗存、地名、碑记、工程、诗词、歌舞、戏剧等等,皆可纳入广义的禹迹范畴之中。每一处禹迹背后都有着神话传说。

▲绍兴禹迹图

绍兴64处禹迹遍布全城,追思治水英雄,弘扬大禹精神。让我们跟着“禹迹图”的足迹,一起了解、走访几处有代表性的地方,从而瞥见博大的大禹文化的一角,感受其在后世的影响。

跟着禹迹游绍兴

出发吧!

大禹是华夏族治水英雄和立国之祖,被尊为“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若来到绍兴寻访禹迹,第一站不得不来大禹陵。

© | 会稽山 骆海淼

史载大禹两上会稽山,一是治水成功后“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禹封泰山,禅会稽”。二是“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于是有了华夏民族万世崇仰、祭祀绵延的大禹陵、庙。会稽禹庙,始于夏启;春秋越国,句践又在都城建“故禹宗庙”。

大禹陵的楹联_大禹陵诗词_大禹陵讲解

▲大禹陵

© | 大禹雕像 戴信华

大禹陵由禹陵、禹祠、禹庙三个部分组成。祠内有“禹穴辩”碑,大禹陵碑亭北侧便是禹庙。陵区坐东朝西,从大禹陵下,进东辕门,自南而北的建筑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祭厅、大殿,高低错落,山环水绕。

▲禹庙大殿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为首次由皇帝亲临祭大禹,证明当时祭禹中心在会稽,还开创了国家大禹祭典最高礼仪。至于康熙泊舟、乾隆驻跸,亦是绍兴禹祀佳话。

▲康熙祭禹图

▲乾隆祭禹图

现在说起宛委山,很多人想到的也许是宛委山的樱花林,灿烂的粉白色温柔了一整个春天,但是在这座美丽的山上,其实也有着其他值得一去的地方。

景区内有禹穴、阳明洞天、龙瑞宫、大禹靴、石矾山、铁壁居、清人古墓、仙人嘴等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二十余处。

▲宛委山樱花林

大禹陵诗词_大禹陵的楹联_大禹陵讲解

相传,黄帝藏书于宛委山石匮。当时大禹正功未及成,愁然沉思,大禹得知后,在会稽山一峰的宛委山上得到金简玉字之书。

▲宛委山

▲《龙瑞宫记》刻石及其拓本,刻石文末提及“黄帝藏书,磐石盖门,封宛委穴。禹至开,得书治水,封禹穴”。

“其岩之巅,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瑑其文”。于是,“庚子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阳明洞天,南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四引洪迈言,认为禹穴有二,一在禹庙旁,一即宛委山禹穴,又称阳明洞天。

大禹在涂山迎娶女娇的故事,最早见于《尚书•益稷》,禹娶涂山女娇后,依然匆忙地投身于治水,儿子启哇哇大哭,都顾不上疼爱。

那么,涂山又在何处?据成书于战国时期 的“地方志鼻祖”《越绝书》卷八载:“涂山者,禹所取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按此方位,如今绍兴境内的安昌西扆山正与其吻合。

▲西扆村

大禹陵的楹联_大禹陵诗词_大禹陵讲解

▲西扆涂山图(引自明万历《绍兴府志》)

山下有西扆村,村子的入口广场便被取名为大禹文化广场,其北为禹迹路,南面西扆庙中则供奉大禹像。据悉,1995年前村中曾有涂山寺,庙内主供“望海观音”,据传实为涂山女娇。

冢斜地处柯桥区南部稽东镇,距绍兴市区32公里。东接王坛镇,南界嵊州市与诸暨接壤,北与平水镇毗邻。四面环山,著名的小舜江由村西流经,环东而去。一说冢斜是早期越国古都——嶕岘大城所在地。(余茂法主编《冢斜古村》,西泠印社)即《水经注·渐江水》中“山南有嶕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余之旧都也”。

据《冢斜余氏宗谱》载,大禹有子三,大儿名“启”,三儿名“罕”。其中还记:“余氏始于夏,禹之三子罕者,时则以地建封,禹娶涂山(氏),因涂有余字,遂赐罕为余氏。则自罕而下,千流万派,宁知天壤间可以亿兆记耶,然则孰宗之为是也。”冢斜余氏为大禹后裔,现冢斜村余姓占80%多。

▲余氏宗祠

▲永兴公祠

冢斜村的名胜古迹,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曾经历社会更迭,水火兵燹,但众多的古景遗迹犹存。

自古以来,冢斜村的祭禹之风颇盛。又据传说,除祭大禹外,还要祭“舜妃”“禹妃”,因相传舜帝、大禹之妻都葬于该村大龙山麓的铜勺柄,历代朝廷均要派遣大臣到冢斜祭祀。

大禹陵讲解_大禹陵诗词_大禹陵的楹联

《上虞县志》记载:“夏盖山在县西北六十里,一峰崒嵂,高出天半,其形如盖。一名夏驾山,相传神禹曾驻于此。”山南有纪念大禹的净众寺,宋侍郎张即之书其门匾“大禹峰”“禹峰”两字典出于此。

夏盖山地处海边,曾是抗倭要地。如今,夏盖山曾经的抗倭遗迹已难觅踪影,纪念大禹的净众寺毁后重建,规模不如以前。然而,为祭祀大禹妃子涂山氏在夏盖山脚所建的夏盖夫人庙和建于夏盖山顶的辰州娘娘庙,至今尚存,香火不绝。

▲夏盖山辰洲娘娘殿

▲夏盖山净众寺

据说,有一次大禹治水来到剡(今嵊州),见剡溪浊浪滔天,而水流被一座大山迎面挡住导致水位猛涨、洪水四溢,剡溪两岸遭灾。大禹登上山顶察看地形后,决定劈开大山一角,将洪流导入舜江,于是组织民众并带头掘土,水患得以治理,全国性的治水至此终获成功,“了溪”因而得名。后来形成村落,亦名“了溪”。

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建禹王庙,塑大禹像,又将村名改为“禹溪”。史称“禹治水毕功于了溪”,就在此地。

▲了溪及了溪桥图﹝引自清光 绪二十年(1894年)《浙江全 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

了溪就是现在的剡溪,这里除了是一条歌颂传唱大禹的河流大禹陵诗词,还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段,风光醉人,值得一观。

▲嵊州剡溪

大禹陵诗词_大禹陵的楹联_大禹陵讲解

禹粮岭其实与了溪息息相关,据传大禹在了溪治水之时,妻子女娇盛了一篮馒头,越岭给大禹送晚饭。到了半山,在月色中,她猛然望见山上一只黑熊正在劈山,在一声巨响中,山又倒下一角。女娇大惊,不由地发出一声尖叫,手中的篮子也脱手滚下山去。她何曾知道,黑熊正是大禹所化。听到尖叫,大禹恢复原形来到女娇身边,两人一起下山找到篮子,篮内只剩下几个馒头大禹陵诗词,其余都丢散在山中了。

不久,大山劈开了缺口,剡溪顺从地流注大海,而山上却出现了许多馒头形状的圆石块。宋代的《太平御览》中说:“禹余粮,世传昔者禹弃其所余食于江中而为药材也。”当地人知道这是大禹的粮食,就称之“禹余粮”,女娇翻越的那座岭就叫“余粮岭”。

▲“禹余粮”

▲图为嵊州“禹粮岭”

在今天的新昌大市聚镇东岇山水帘洞附近,可以拣到形若鸡蛋的石头。外壳或白或褐,比较疏松,手摇可感觉到内有核动,碎之,有屑如馅,入药有化淤的功能。

▲新昌东岇山水帘洞

///

跟随着大禹的脚步

去探索绍兴的各处角落吧!

有兴趣的小伙伴还可参加

“禹迹寻踪”有奖打卡活动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ooktm.com.cn/zuowen/78147.html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