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好词好句

清平乐村居翻译(清平乐村居翻译文)

原创:小清新里的大梦想 ——《清平乐·村居》赏析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当吟诵起这首《清平乐· 村居》时,我的目光深深地被“村居”二字吸引住了。我仿佛看见了一个清新怡人的小村庄,小村庄里住着和和美美的一家人。茅屋、小溪、青草,翁媪聊天、儿子劳动、小儿玩耍,这些农村生活中非常普通的场景,作者却用他细腻的笔触信手拈来,显得颇有特色,读来清新自然,仿佛身临其境。

原创:小清新里的大梦想 ——《清平乐·村居》赏析

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其词风热情洋溢,慷慨雄浑,以豪放著称。可以说是豪放派词风的掌门人。而这首词却写得清新自然,温婉动人,给人一种小清新的感觉。这种感觉令我对它爱不释手。借用一句歌词来说,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于是,我一遍又一遍的读着,每读一遍,都能读出不同的感受。

一读:我读出了村之美

原创:小清新里的大梦想 ——《清平乐·村居》赏析

初读这首词,我就被小村庄的美吸引住了。作者用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一幅写意的田园画。展开这幅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清新怡人的环境: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瞧,金色的暖阳,低矮的茅屋,茵茵的小草,淙淙的溪流。远处,还有一个偌大的荷花池,池子里长满了碧绿的荷叶,莲蓬在阳光下微笑。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那么柔和,如诗如梦,令人陶醉。这是小村庄的静态美。

细看,那画面中的人物也是各具情态,栩栩如生:瞧,白发翁媪醉里呢哝,嬉笑逗乐,羡煞旁人。酒不醉人人自醉,不光是翁媪,连作者和读者也都醉了。大儿子在溪东锄豆草,种豆南山下,有陶渊明般的悠闲。远处的田园里,农人们边干活边惬意地聊着天。中儿子在院子里编织鸡笼,他欢快的哼着小曲。旁边,鸡觅食,鸭戏水,鹅在曲项向天歌。那顽皮的小儿子剥着莲蓬,乐得是手舞足蹈。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呼之欲出。这是小村庄的动态美。

从整体来看,画面的布局也可谓精妙:作者连用了三个“溪”字,溪上,溪东,溪头,使画面的布局紧凑。画面中,一条小溪蜿蜒向前,如金丝线般串起了环境和人物。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环境和人物和谐生辉。景因人而生动,人因景而传神。此刻,辛弃疾已然是一位善舞丹青的大画家,将村之美跃然纸上。虽然洗练,却有声有色,虽然朴素,却有情有趣。

惊叹之余,我再次品读了这首词。

二读:我读出了居之乐。

住在这样如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里,人们自然是各得其乐。作者又是怎样捕捉到这种乐的呢?

请看——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吴音”指的是吴地的方言,“翁媪”指的是老头老太太。“相媚好”这三个字极富张力,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瞧,低矮的茅屋下,一对老头老太太一边喝酒,一边聊着天,时不时的抛个媚眼,送个秋波,多像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里那可爱的白云和黑土啊。老头握着老太太的手,可能会说:“老太婆,看,咱们的日子过得多舒服,多安逸啊。”老太太满意的点点头,说:“是啊,老头子,咱们虽然不富裕,可是能活到这把年纪,没病没灾,又没打仗,孩子们都在身边。我也很知足啊。”他们笑意盈盈,吴音哝哝,充满了无限的柔情和温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说的就是他们吧。这温馨的画面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对啊,这可不就是最浪漫的事吗?(唱)这是老人的乐———颐养天年的乐。

接着看——“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大儿子干体力活,中儿子编织鸡笼,也好补贴补贴家用。没有受战争的干扰,没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悲惨,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孝顺着父母。这是青年人的乐——各尽其能的乐。

原创:小清新里的大梦想 ——《清平乐·村居》赏析

再看——“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我简直被那无赖小儿逗笑了。多有趣的小儿,闲来无事,在溪头悠闲的剥着莲蓬。不时发出一两声嬉笑声,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好不自在。

此句中这个“卧”字堪称神来之笔。好一个“卧”字,把小儿憨态可掬的样子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好一个“卧“字,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那无赖小儿,时而仰卧,时而俯卧,时而侧卧,他想怎么卧就怎么卧。他时而小脚丫举上天,时而蹶着屁股,时而打着滚,他怎么舒服怎么做;好一个“卧”字,也让我们知道了,那金戈铁马的大将军也有极富情趣的一面。

而“无赖”一词也颇值得玩味。“无赖”本不是什么好话,在这里却是顽皮的意思。这是作者借反语来表达自己对小儿的喜爱之情。就类似于我们叫自己的孩子讨厌鬼,调皮鬼。借反语来传情,反而更觉有力。这是孩子们的乐——无忧无虑的乐。

这个普通的农家,也许是清贫的,却又多么快乐幸福啊。老夫妻恩恩爱爱,青年人勤劳懂事,小孩子无忧无虑,尽情的享受着童年的美好时光。这是最简单的幸福,却又是幸福的最高境界。有家如此,夫复何求呢?

羡慕之余,我陷入了沉思,胸怀大志的辛弃疾为何要填这样一首词,所托何意呢?浏览了作者生平,

三读:我读出了一个大梦想

原创:小清新里的大梦想 ——《清平乐·村居》赏析

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出生的时候北方就已经被金兵占领。他亲眼目睹了汉人在金人地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含泪写下“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诗句。他发誓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他在《破阵子》里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多想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啊!可是南宋皇帝昏庸无度,“直把杭州作汴州”。报国无门的他,只好寄情于填词,将自己的满腔报国之志,一颗忧国忧民之心,通过婉约的词表达出来。正所谓看似居安,实则思危。原来,小清新里寄托着大梦想。这个大大的梦想就是:统一祖国,让每个人都安居乐业。让老人们颐养天年,青年人各尽其能,孩子们无忧无虑。

一读,二读,三读,读这首词,我先后读出了“村之美”,“居之乐”,读懂了一个词人,读懂了一个梦想。读得我唏嘘不已。这就是《清平乐·村居》的魅力,也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让你读之不尽,意之不绝,欲罢不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ooktm.com.cn/hchj/52564.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